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与病毒性疾病和传播密切相关。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提出,硒是唯一的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的营养素,其抗病毒功能主要是通过对身体的免疫功能调节来发挥的。纳米硒第一发明人、中国科技大学张劲松教授认为,硒与病毒性疾病的关系是“三道防线”的作用:第一道防线通过免疫阻止病毒的入侵,第二道防线通过增强抗氧化减少入侵病毒造成的伤害,第三道防线是通过抑制病毒基因突变。美国农业部科学家研究还发现,在缺硒和缺维生素E的状态下,病毒的复制速度加快,容易造成疾病的全面爆发。可见,硒是病毒的克星,补硒有利于防治病毒感染。
硒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因感染流感病毒而引起的凋亡(Jaspers等,Free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7)。美国学者Harthill在《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11)报道,缺硒导致免疫系统防御功能下降,加剧包括H1NI、H5N1等病毒的致病性突变,甚至突变为致病力更强的新病毒。Erkekoğlu等(Turkish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3)研究发现,儿童感染H1N1后,其机体硒蛋白含量和血清硒含量显著降低。在法国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在接种完流感疫苗后,低剂量的补充硒和锌能够通过增加体液应答改善机体免疫反应(Girodom等,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1999)。
硒与病毒性肝炎
我国科学家于树玉研究员团队在乙肝病毒高感染和原发性肝癌高发病的启东县开展为期4年的动物研究表明:食用硒可减少77.2%的乙肝病毒感染和75.8%的鸭肝癌前病变,长达8年的随访数据显示,食用硒化食盐使原发性肝癌发生率降低了35.1%,停止补硒后,对乙肝病毒的抑制效应还可持续3年。Khan等(Saudi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发现,乙肝和丙肝患者的血清硒浓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研究表明,肝病患者血硒水平呈现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依次递减现象,提示血硒水平的降低与肝脏损害的程度、病情进展及癌变密切相关;硒缺乏时,肝脏代谢功能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肝脏损害(王超等,热带医学杂志,2018)。Cheng等(Journal of Medicine Virology,2016)研究发现,亚硒酸钠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中乙肝病毒的转录和复制。
硒与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发严重出血热而强致命的丝状单股负链RNA病毒,起初流行于硒缺乏地区(吕其壮等,土壤,2018)。由于硒的缺乏能够促进机体内的补体系统活化,而激活后的补体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症状,因此现在认为硒缺乏与埃博拉病毒导致的出血性表现相关(霍永韬,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1998)。学者Taylor等(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6)推测,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细胞竞争硒,导致宿主硒蛋白合成不足,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通过补充硒将有效地减少这类损害。
硒与艾滋病病毒
Bella等学者(Current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s, 2010)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与血清中低硒浓度有关,尤其是艾滋病晚期患者血清硒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缺硒还影响艾滋病相关心肌病的发病,而合理补硒似乎能减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进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功能,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艾滋病病毒致使机体免疫缺陷,极易破坏胃肠功能并伴随严重的厌食、腹泻、吸收障碍,使得外源性的硒流失严重,硒补充剂能有效减轻腹泻(Stone等,Nutrition Reviews,2010)。吴松泉和顾方舟研究还发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缺硒还会导致T细胞的数量和免疫功能下降,抗氧化作用减弱,使机体同时陷入免疫缺陷和艾滋病恶化。
硒与SARS病毒
2003年非典爆发后,中国科学家联合著名病毒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学院制药学与生物医学Taylor教授团队开展了合作研究。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中国科技大学张劲松教授带领下,2003年5月中旬在SARS病毒感染患者血液中发现了含硒酶,且硒含量相比正常血硒有明显上升,但这一现象与以往其他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导致患者血液含硒酶、血硒含量降低的结果相反;2003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防治非典型肺炎国际科技研讨会”期间,Taylor教授报告了与张劲松教授团队关于硒与SARS的合作研究结果,并发表《SARS冠状病毒的两个隐性基因是SARS疾病硒异常现象的分子基础》的学术论文,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SARS病毒的强致病性与其基因突变有关,SARS病毒在人体中突变,从起初的普通SARS病毒变为它的基因和原来不相同的、致病性非常强的特异性SARS病毒。陈君石院士认为,SARS这个致病特点和克山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性质非常相似,具有类似的致病机理,由此推断既然硒对治疗克山病这类病毒性疾病有特效,其对SARS疾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其防治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http://www-doc88-com.vpn.whpu.edu.cn /p-9953648472035.html)。
硒与2019-nCoV
2020年元月以来,一种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并以武汉为源头蔓延开来,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教授团队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与蝙蝠中发现的SARS相关病毒拥有87.1%的相似性,与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与一个云南的蝙蝠样本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相似度高达96%(http://www-chinanews-com.vpn.whpu.edu.cn /sh/2020 /02-10/9085596.shtml)。病毒学专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Robert Naviaux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认为,2019-nCoV是与SARS病毒同种不同簇的类SARS病毒种(SARS-like Species)(http://mp-weixin-qq-com-s.vpn.whpu.edu.cn/s/btnXKdaQygnWDPLcko0xeQ)。现有研究证实,nCoV-2019是一种与SARS冠状病毒高度同源的新型冠状病毒,并且极可能有和SARS病毒相同的来源——蝙蝠。
新冠肺炎因为“人传人”很快传播开来,湖北省各州市成为疫情重灾区,但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夏伦志研究员(http://www. aaas.org.cn/wap/content/article/11294258)并本文作者研究分析,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天然富硒区之一的恩施州,新冠肺炎发病率显著低于湖北省内其他州市,推测这可能与恩施境内天然富硒程度高、当地人常吃富硒食品有很大关系。在此,建议广大民众一定要重视科学补硒,尤其是疫情特殊时期,通过饮食天然富硒食品或补硒产品增加硒的摄入,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及可能的传播。同时,呼吁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对硒在抵御以SARS、2019-nCoV为代表的、易传染的、危害极大的冠状病毒及相关病毒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关注和研究。
-----------------------------------------------------------------
来源: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原创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vpn.whpu.edu.cn/s/X0_SFHQeHPCIzTnBbIlF_w